时间:2023-02-08 15:04:15 | 浏览:163
网络世界奇又妙
交友来往需谨慎
烟花散尽人何处
一梦繁华一场空
湖北十堰男子阿民怎么都没想到:
他苦苦思念的“未婚妻”小芳
真实身份是43岁的农村妇女张某某;
他在微信中看到的年轻女子
是她的女儿;
与自己多次通电话的“老丈人”
则是她的丈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他乡“遇故知” QQ“摇”到“老婆”
2017年3月初,十堰市郧阳区30岁的男子阿民在山西省大同市打工时,因无聊,便用QQ寻找“附近的人”,偶然加了一个“亲亲宝贝”的陌生女网友。
开始对方很冷淡,直到1个月后,二人渐渐聊了起来。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女网友告诉阿民,她叫小芳,23岁,在家里帮家人做生意。
聊着聊着,阿民加了小芳的微信“烟花散尽”,二人联系越发频繁。
2017年4月28日,小芳发给了阿民0.52元微信红包,阿民十分欣喜,随即发了52元红包表明诚意与爱意。
随着感情逐渐升温,二人很快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并以“老婆”“老公”相称。
当年9月,小芳告诉阿民,因自己太爱他了,让她的父亲选好了日子,约定2018年正月初九与阿民到郧阳区老家结婚。
小芳甚至还给阿民的父母打电话“问候”,并称要孝敬老人,给老人钱。阿民感觉“未婚妻”善解人意、细心体贴,更是毫无保留地“陷入爱河”,不能自拔。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未曾谋面
陆续转账近百次
虽然未曾谋面,但二人几乎每天都会聊天,感情如胶似漆,阿民对“未婚妻”深信不疑。
但每当想要看看“未婚妻”的自拍照或是视频聊天时,不是特别顺畅,小芳有时“信号不好”,有时“要帮家里干活”,面对阿民着急“奔现”见面的请求,小芳也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
可即便如此,阿民也轻信是因为“未婚妻”家里事情太多,没有在意。
但自从当年4月28日发送的52元红包开始,“未婚妻”要钱的理由就层出不穷:五一国际劳动节、过生日、学驾证、同学结婚、买化妆品、装修房子、买手机、手机摔坏换新、再摔坏再换新、天热买水买零食、日常买衣买早餐……阿民每次都第一时间转账、发红包,小则几十元,多则7000元。
小芳将阿民当成“提款机”,阿民当做是“爱的储值”。
2017年9月份,小芳怕阿民“乱花钱”,要求阿民每个月将工资全部“上交”,由她保存,阿民“爱得深沉”,每个月16日准时将5000至8000不等的工资转账给小芳。
不仅如此,小芳的“父亲”“母亲”多次粉墨登场,打电话、发视频,一切进展得有模有样。
第一次视频时,小芳就和“母亲”同时“出镜”:小芳肤白貌美大眼睛,其母大夸阿民长得帅,阿民甚是欢喜。2018年1月小芳“父亲”来电,称要给小芳买车,作为他们的婚车,要求阿民转2万元给小芳,并“约定”等资金周转开了,就把钱还给阿民,阿民随即照办汇款。
婚期多变 “未婚妻”失联后报警
小芳精心为阿民编织了一张“爱网”,多次与阿民商讨结婚安排及婚后生活规划。也正因如此,阿民珍惜这段“缘分”,憧憬着美好生活。期盼见到心上人,阿民多次提出前去探望,小芳均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原本定于2018年正月初九,即阳历2月24日结婚,也充满“坎坷”,“计划”赶不上“陷阱”。
2018年元旦,阿民问能否如期结婚,小芳回复:必须的。可没过多久,阿民等来的是却是小芳“奶奶”过世、当地风俗不能出远门的消息,“婚期”延迟到了正月十九。而到了2月26日,正月十一,小芳又突然称其父亲“悔婚”,并在电话中与其父亲发生争执。随后小芳便将阿民微信拉黑、失联。阿民心情犹如过山车……
2018年2月26日,在家人的劝说下,阿民选择了报警。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
为阿民长舒了一口气呢?
但峰回路转,故事还没完
不听劝阻
痴迷男子再转2500元
十堰市郧阳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在详细梳理阿民的经历后,基本确认这是一起以恋爱结婚为诱饵的诈骗案。
民警多次与阿民进行交流,并在固定相关证据后,对阿民千叮万嘱,一定不能再汇款、避免扩大损失,同时一有进展,要迅速与民警联系。而此时,阿民已给“未婚妻”转去了11万元。
但阿民执迷不悟,仍然抱有一丝幻想,最终再次被骗。今年3月份,阿民离开郧阳区到山西务工。当月下旬,小芳再次出现,称其失联是因为与家人闹翻、吃了安眠药,随后被抢救回来。并以检查身体为由,要求阿民再次转3000元,阿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背着民警又转了2500元。接着,小芳又多次追要剩下的500元,阿民这才醒悟,赶紧与办案民警取得联系,民警得知情况,立即对阿民进行批评,并要求其停止汇款,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直到9月份,小芳又出现了,目的还是想让阿民汇款。这次小芳称自己手头有92000元,想要阿民再汇8000元,凑够10万元就来郧阳区找阿民买房、结婚。阿民早已醒悟,果断拒绝。
案件告破
女骗子多次拉丈夫、女儿“下水”
案发后,郧阳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工作专班分头开展调查,因阿民务工地点不固定、部分证据已缺失,小芳的个人信息也非常有限,工作难度较大;而事实上,小芳系冒充他人信息实施诈骗,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民警的侦查方向。直到今年10月份,民警成功获取小芳的真实信息,并第一时间将其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11月上旬,郧阳区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赵华伟带领专班民警已驻守侦查20多日,等待时机成熟后,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兵分多路,一举将“小芳”及其同伙成功抓获。
案件告破、真相大白,让民警大跌眼镜的是,张某某为获得阿民信任、骗取其财物,不惜多次拉丈夫、女儿“下水”,精心编制谎言,布下陷阱,巧立名目、实施诈骗。
随即,张某某及丈夫、女儿均被郧阳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为挽回损失,民警积极做工作,促使张某某补齐赃款。得知11万余元损失已被追回,阿民愤懑地说:“我不想谈钱,我现在是感情被欺骗了!”……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这个时候,必须奉上我们的《首都网警小课堂》
让斌哥来再给大家上一堂
关于网络交友防诈骗的课程!
狠戳视频了解详情
网警提示
网络交友需谨慎。
不轻信花言巧语,不泄露个人信息,慎转账,慎见面。
除此之外还要多说一句:法律能够惩罚诈骗犯罪行为,却无法治愈情感上受到的伤害。不法分子的目的是诈骗钱财,但受骗者付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感情。如果您希望通过网络交友觅得意中人,那么请擦亮双眼,仔细分辨。
切记:天上掉下馅饼,地下就是陷阱!
文章内容来源:首都网警
辟谣警示|咨询举报
微信ID:hezhouwangjing
长按二维码关注贺州网警
↓↓↓传播网络正能量,维护互联网秩序。发现网络上传播不实言论、传播负能量、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站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举报!
网络世界奇又妙交友来往需谨慎烟花散尽人何处一梦繁华一场空湖北十堰男子阿民怎么都没想到:他苦苦思念的“未婚妻”小芳真实身份是43岁的农村妇女张某某;他在微信中看到的年轻女子是她的女儿;与自己多次通电话的“老丈人”则是她的丈夫……网络配图,图文
“外籍军官”与你交心想与你在中国生活看到这你是不是以为爱情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然而这全是骗子的圈套!近日,一女子到柳州市公安局城中分局五星责任区刑侦大队报案称自己被网上认识的“美国军官”男友诱骗转账16万。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网上交友 邂逅“
点击上方蓝字“南华警方”关注我们在这个更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网络交友成为了时下的流行趋势各类交友征婚网站层出不穷人们在享受愉快的网络交友的同时骗子们也在暗中窥察想借此大捞一笔在手机的另一侧,跟你聊天的人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网络交友
9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保办(民政部)等多部门共同启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落下帷幕。专项行动开展的2个月时间里,武汉网安企业安天移动安全通过推广自主研发的“安鉴”风险应用预警平台公益性使用,成功预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冯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武汉市联席办”)的消息,3月份,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辖区发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127起,在全市各街道排第
扬子晚报网8月24日讯 (通讯员 鼓公宣 张雯洁 记者 任国勇) “警察同志,你得帮帮我......”近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二板桥派出所接到一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报警人因网络交友被骗1300元,后在网上高仿网站报警再次被骗5000元。事
新华网重庆频道7月31日电(王远程) 九龙坡警方今日公布两起女生因轻信网络交友工具交友受骗上当的案例。警方提醒,网络虚拟成分很大,在交友过程中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案例一:昨天上午,石桥铺派出所民警接到一个名叫小丽的女子的报警求助。小丽说,前
电信诈骗近年来比较多见,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过诈骗电话或者诈骗短信、微信,诈骗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从最早的“猜猜我是谁?”,到后来的“重金求子”,还有假冒公检法等等,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在这里提醒您,最近网络电信诈骗套路又有更新,
“都说网络姻缘一线牵珍惜这段缘”可是网络的背后真假难辨一些骗子通过网络交友实施诈骗且骗人手法花样百出身份信息是假的爱情是假的只有骗你才是真的近日,南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接到群众反映,称其一名女性朋友在网络交友过程中被骗了27万元。刚开始骗子以
南宁市儿童媒介素养状况报告出炉——“00后”善用网络交友学习如今的少年儿童上网喜欢干什么?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近日,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实施的《南宁市儿童媒介素养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
1月28日,南宁市打击传销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在江南区和南宁经开区开展。由市打传办牵头,江南区和南宁经开区组织职能部门,出动8个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执法组,对邕江郡、江南华府、保利城、汇东星城、碧园南城故事等涉传小区开展清查整治行动,营造祥和、平安
网络交友是如今不少单身青年的选择,不过复杂的网络世界也给了一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机。12月24日,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案件,33名被告人因为网络诈骗获刑。2018年3月底,李某华等人在贺州开设公司,购买了大量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用于诈
贺州新闻网讯 12月24日,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了一起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33人因为网络诈骗获刑。2018年3月底,李某华等人在贺州开设公司,购买了大量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用于诈骗,经理、业务员根据公司提供的话术剧本,
常言道:网络交友需谨慎,涉及钱财莫轻信!……贺州有这么一伙人以微